一、浊度概述

 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。浊度是由于水中含泥沙、黏土、有机物、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悬浮物造成的,可使光散射或吸收。天然水经过混凝、沉淀和过滤处理,使水变清澈。

  二、测定浊度的方法

  测定浊度的方法目前有目视比色法、分光光度法和90度散射法。

  三、浊度的测定方法(分光光度法和90度散射法)介绍

  (一)浊度的测定方法——分光光度法

  1、方法原理

  在适当温度下,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,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。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,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。

  2、仪器 5B-6C水质多参数快速测定仪

  3、浊度标准溶液:吸取5.00ml硫酸肼溶液与5.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,混匀。于25℃±3℃下静置反应24h。冷却后用水稀释至标线,混匀。此溶液浊度为400度,可保存一个月。

  4、步骤

  (1)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浊度标准溶液0、0.50、1.25、2.50、5.00、10.00和12.50ml,置于50ml比色管中,加无浊度水至标线。摇匀后即得浊度为0、4、10、20、40、80、100的标准系列。在700nm拓展波长下,用3cm比色皿,测定出值。

  (二)浊度的测定方法——90度散射法

  仪器复杂,价格昂贵,难于在国内推广使用。目视法受主观影响大。国际上测定浑浊度多采用散射式浊度仪。水的浑浊度主要由水中泥沙等颗粒物引起,散射光的强度比吸收光的强度大,因此,散射式浊度仪较透射式浊度仪灵敏度高。且由于散射式浊度仪采用白光为光源,对样品进行测定更为接近实际,但色度对测定有干扰。